上一頁
 首頁 > 民主進步黨-海外黨部聯合通訊

仇日反美是親中一體的兩面

 

盧世祥


今年春天以來,隨著泛藍三個在野黨領袖先後訪問中國,台灣若干政治及輿論界人士刻意炮製一種「親中、反美、仇日」的論調,不但把潛藏危機的中國萬般美化,倡言「中國和平崛起」、「美國和平衰落」,在有關台灣東北外海保護漁權及軍購(新聞、網站)案中,仇日反美的論述亦隱然運作。這三種面向的論調,把矛頭指向台灣安全、外交、經濟所不可或缺的伙伴-美日兩國,卻對千方百計意圖併吞台灣的中國塗脂抹粉,不但與常識不合、道理不通,亦與民意相悖,且不符台灣基本利益,應加以駁斥並揚棄。

仇日反美背離主流民意

先說仇日。台灣與日本雖受制於中國干擾,未能維持正常外交關係,惟日本近年與台灣往來頻密,日本有不少對台灣友善者,台灣也存在偌多哈日族。特別是近數月來,日本在世界衛生大會支持台灣為觀察員,與美國把台海安全列為共同戰略目標,而於愛知博覽會對台灣旅客免簽證的優惠亦即將轉成常態。雙方關係大體融洽如此,則有關捕魚爭議,即可透過漁業談判尋求解決之道,讓台灣漁民權益獲得某種程度的保障。

對日本仇視者卻要把漁權紛爭上綱而成主權問題。中國國民黨的王金平演出「軍艦護漁秀」,馬英九的「不惜一戰」之說,本質上雖係爭取黨主席的競選花招,實凸顯該黨之內存在這種仇日情緒,王馬二人不得不應付。不過,仇視日本者最離譜的是,戴著中國的有色眼鏡,拿六十多年以前的往事,強加於台灣之上。誠然,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爭,中國受害,惟戰後雙方已經透過國際條約及兩國協商解決。從台灣的角度看,日本殖民統治雖功過兼而有之,終戰至今雙方在經濟、安全及普世價值方面,實已建構良好伙伴關係。從而,不論基於台灣主體性或前瞻性,台日兩國絕對不能隨著中國反日情緒起舞,那只有導致親痛仇快的後果。

次談反美。美國曾經金援台灣,促成台灣民主化,也保護台灣免於赤化。儘管近二十多年來雙方沒有外交關係,美國是全球唯一把台灣安全明載其國內法而強調要採取必要行動者。台灣因而在道義上不應反美,在面對中國併吞的現實上亦不能反美。


親中論調無視獨裁武嚇

台灣出現的反美亦不只一端。有人因為崇尚左派,對於代表資本主義的美國看不順眼,這種反美尚帶有若干理想色彩。有人由於美國獨霸全球,軍事、外交、文化皆強,加入反美行列反而是一種時髦。其等而下之者,看到中國逐漸崛起,雖然羽翼未豐,卻先高唱「美國和平衰落」,當起中國啦啦隊。這種反美,與中國將領朱成虎最近揚言必要時以核子武器攻擊美國的論調,堪稱師出同源,都是中國膨風文化的具體表現。台灣比較值得關切的反美,是拿國家安全開玩笑,把向美國採購維持台海軍力均衡所需的武器,扭曲成美國強迫推銷台灣負擔不起或不需要的裝備;即連對台灣友好的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,竟然也有人把他指為軍火商的代言人。

不論仇日、反美,其實都是親中一體的兩面。台灣的親中論調,前已有之,於今尤烈;而其根源,厥為歷史學者李筱峰所指出的台灣三害之一--中華民族主義。

早年的親中,在威權統治下當事人非死即關。最反共的蔣介石、蔣經國父子之後,本土政權亦能堅持原則,不與虎謀皮;如今公然與共產中國聯手的,竟然都是兩位蔣總統的徒子徒孫,而且這些人還有臉不時到慈湖謁陵。在千禧年政黨輪替及去年總統大選之前,台灣的親中論調主要限於只看到短期商業利益的經濟動物,選總統連戰連敗的連戰、宋楚瑜(新聞、網站)今春開門揖盜,打著和平、搭橋之類旗號訪問北京,讓中國統戰黑手伸入台灣之後,不但自甘為共產中國配合演出的政商人物紛紛賣力表現,親中言論更隨「中國熱」而充斥統派媒體。最近在台灣水果銷售中國,八月間即將開鑼的國共兩黨論壇,都可以見到親中論述的此起彼落。

親中論調表現看來煞有其事,其實禁不起推敲,它們不但不真實、不公平,而且帶有自殘性質。親中論調的不真實,在於只看到中國崛起的光鮮面,卻把其間潛藏的經濟社會危機完全掃到地毯底下;對於中國箝制新聞媒體、迫害兩千七百名法輪功學員致死,乃至於對準台灣的七百枚飛彈,亦均視若無睹。它的不公平,在於只看到部分利益,對於把六成對外投資放在中國之籃的整體性,例如「你西進、我失業」的負面效應,以及不利經濟安全的外部性,不但刻意忽略,還反過來批評經濟已經高度依賴對岸的台灣「鎖國」。正由於不公平,民調長久以來對於「台海兩岸立即三通」、「加快雙方經貿交流」的命題,反對者都高達六、七成,足見公眾之明智。

至於親中論調的自殘,在於限縮台灣與中國的主權及對等地位。多少年來,黨國體制者面對中國,從早年的「反攻大陸」,後來阿Q式的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」,一九九○年代轉為「和平轉變」,到如今泛藍政黨幾位主席往訪,「中華民國」不敢宣之於口,民主自由人權亦絕口不提。相形之下,中國併吞台灣、打壓台灣的戰略長久不變,戰術卻「軟的更軟、硬的更硬」,其國家主席胡錦濤依然高唱「要打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」,加上中國崛起得力於台海企業大膽西進之大力挹注資金及技術,足見鼓吹親中者之養虎遺患,以致自身愈形不堪,也給台灣帶來惡果。

這些充斥於台灣的親中、反美、仇日論調,其根源在於中華民族主義,而黨國體制的殘餘勢力,有此情結者眾多,乃於總統大選連戰連敗而失去政權之後嚴重發作。然而,民族主義本質上係從部分利益及感情看待事物,與民主、自由、人權等普世價值乃常有扞格,從而不為明智的公民所抉擇,亦很難成為歷史正確的一方。特別是台灣民眾,在民主開放的環境中,對於這種三合一的論調,以其不合常識、不符常理,且未從台灣主體性出發,常能看穿,而愈到基層,看得愈清楚。